loading

加载中...

首页 洪門公益協會籌委會 洪門博物館籌委會 洪門寺籌委會 新聞訊息 世界洪門 歷史資料 建築遺址 家風 軒轅寺 欄目分類 圖書館 名人事錄 洪門年史 漢留通訊 圖庫展覽 數字家譜 供求資源 證書查詢 會員展示 家譜百科 加入條件 加入流程 申請加入 會費居間 洪門簡介 領導人物 組織架構 大事記 聯系本會 公告訊息 留言反饋 登錄/註冊

洪門的“洪棍”和“白紙扇”,你知道多少?

時間:2024-12-30   發布者:洪門愛國同盟會   瀏覽:320  查看欄目 

孫中山被稱為“洪棍”,而秋瑾被稱為“白紙扇”。據相關資料,孫中山在1904年加入洪門致公堂被封為“洪棍”,相當於組織內第三把手,負責管理組織內部成員考核和處罰。秋瑾則在同年加入洪門天地會(又稱三合會),被封為“白紙扇”,這一職位相當於軍師,負責出謀獻策。


孫中山,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1866年11月12日,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

19世紀末期,孫中山目睹中華民族有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危險,決定投身救國。1894年6月,孫中山通過熟人上書李鴻章,希望得到接見,未果、但領得一張出國考察農務的護照。


1894年秋天,孫中山從上海去往檀香山;11月,他在檀香山成立了興中會。不少人認為,“上書事件”把孫中山從李的崇拜者變成了李的反對者;孫中山因為遭到李鴻章的冷落而變得對清廷體製徹底失望,從先前真誠地想進入體製內發展、轉而變成決絕地要推翻這種體製。

這就是為什麼孫中山在《上李鴻章書》中,對大清王朝忠心耿耿、沒絲毫不滿,而幾個月後1894年11月24日,就在檀香山和二十多個誌同道合的華僑、組建了地地道道的反清團體“檀香山興中會”,將入會誓詞確定為“驅除韃虜,恢複中國,建立合眾政府”。


1895年2月,興中會總部在香港建立,並修訂了孫中山在檀香山草擬的《興中會章程》。這是鮮明提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首個綱領。1895年底,孫參與策劃的廣州起義因泄密流產,孫中山被清廷通緝,並遭香港當局驅逐,流亡日本、後到美國。1896年9月底,孫中山從美國紐約坐船到了英國。


孫中山1904年4月28日開始成為一個美國人(至1909年3月11日)


《倫敦蒙難記》

10月,孫中山被得知消息的清廷使館官員抓獲。被抓後,他試圖聯係香港西醫書院學習時的教務長康德黎(James Cantline),但失敗了。清使館決定通過水運把孫送回中國。

消息在使館的仆人中傳開後,女管家送信給了康德黎。康德黎和孫中山的另一位老師一道去外交部報告了此事,同時還告知了《泰晤士報》。

後來,在時任英國首相梳士巴利的親自過問下,孫中山被釋放。此後,康德黎資助孫中山、出版了《倫敦蒙難記》一書,此書使孫的“倫敦蒙難”成為當時震驚世界的政治迫害案。

“倫敦蒙難”是孫中山革命活動的轉折點。從此開始,他從一默默無聞者、變成了世界級的政治流亡人士。


在國內,孫中山在倫敦蒙難的消息,被上海《時務報》通過譯載國外電訊、進行了介紹。作為中國革命思潮的中心,孫中山的大名由此在上海變得廣為人知,甚至成為一種象征。此後,在反對清政府的革命陣營中、再也沒有一個人的威望能超過他。

1896年,清政府與沙俄簽署了共同防禦日本的《中俄密約》,使日本政府感到極大恐慌。為對付中俄同盟,日本開始扶持中國內部的反清勢力。具體做法就是,先對清廷的維新派人士極盡籠絡,戊戌變法失敗後、又把希望轉到以孫中山等人為代表的革命黨身上。受其影響,1897年孫中山赴日後、就把活動基地設在了日本。


說到孫中山的早期活動,還要重點說一下洪門。孫中山向愛國僑胞募集資金,作為反清武裝起義的經費,主要就是依靠的洪門。

起初,孫中山到美國募集經費時,幾乎沒有收獲。後在致公堂總堂大佬(會長)黃三德的策劃下,於1904年1月11日在檀香山加入致公堂。致公堂就是著名的幫會“洪門”,在海外也叫“義興會”或“義興公司”。總堂設於舊金山,紐約、芝加哥等地均設有分堂。這是中國致公黨的前身。


二排左三為孫中山,中山先生後麵深色衣服者(右二)為黃三德


孫中山和致公堂人士


黃三德之所以向孫中山伸手相助,是因為孫中山的哥哥孫眉就是洪門人士。孫中山當時加入致公堂時,在五祖像前發三十六誓,願遵守洪門二十一條例、十條禁,被洪門封以紅棍之職。

洪門的核心人物,第一把手叫香主(會長、元帥),第二把手叫白紙扇、就是軍師,第三把手就是洪棍、也就是護法;


同樣在1904年,秋瑾在日本加入了洪門天地會,受封為“白紙扇”。


洪門官網

孫中山和各界人士

成為全球洪門的核心人物,對於孫中山“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製”的事情起了巨大的作用。

1924年11月,應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扶病北上和他們共商國是。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本站部分資料內容收集整理於網絡及文籍,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如有錯誤,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返回顶部 GoTop
返回顶部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