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加载中...

首页 洪門公益協會籌委會 洪門博物館籌委會 洪門寺籌委會 新聞訊息 世界洪門 歷史資料 建築遺址 家風 軒轅寺 欄目分類 圖書館 名人事錄 洪門年史 漢留通訊 圖庫展覽 數字家譜 供求資源 證書查詢 會員展示 家譜百科 加入條件 加入流程 申請加入 會費居間 洪門簡介 領導人物 組織架構 大事記 聯系本會 公告訊息 留言反饋 登錄/註冊

【洪門人物誌】鄭士良:拔劍首義灑熱血

時間:2024-10-19   發布者:阿浩   瀏覽:176  查看欄目 

      1982年3月 29日,中國台灣發行了全套隻有1枚的郵票,發行量高達400萬枚。郵票中的主人公不是別人,正是1900年領導三洲田起義,被認為是孫中山先生 “革命同誌第一人”的鄭士良。

   
鄭士良(1863-1901)

        鄭士良卒於1901年,年僅38歲。他的死,史學界大多認同清廷派間諜投毒暗殺一說。時隔百年,這樁歷史疑案仍未水落石出,但鄭士良身後的革命運動,已成燎原之勢。且不論鄭士良在三洲田起義時的突出功勳,單就他與孫中山精誠無間的莫逆之交,就足以讓世人感慨和銘記。鄭士良(1863-1901)

  鄭士良卒於1901年,年僅38歲。他的死,史學界大多認同清廷派間諜投毒暗殺一說。時隔百年,這樁歷史疑案仍未水落石出,但鄭士良身後的革命運動,已成燎原之勢。且不論鄭士良在三洲田起義時的突出功勳,單就他與孫中山精誠無間的莫逆之交,就足以讓世人感慨和銘記。

 
深圳南山博物館與孫中山結為生死之交

       鄭士良,字安臣,號弼臣,1863年出生於惠陽淡水,其祖父、父親都是鹽運使署的稽查,家境殷實。少年時的鄭士良極其仰慕戰國四君子的結客好義,能紓解國家之難,再加上父輩經常以會黨為耳目。因此,鄭士良自幼就與會黨洪門中人往來。受會黨的影響,他從小舞拳弄棒,練就了矯捷雄健的體魄和豪俠仗義的性格。久而久之,既擅文事又嫻武技的鄭士良成了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1895年,時任日本輪船公司香港分行買辦的李紀堂聞孫文之名前往拜謁,他“初以為造反者必屬魁形大漢,及見總理與同伴之陳少白、鄭弼臣二君皆恂恂儒者,乃大為傾倒”。

     19歲時,鄭士良從崇雅書院畢業後離家到廣州求學,入德國教會所設的禮賢學校,畢業後又轉入珠江之畔的南華醫學堂學習。在這裏,鄭士良與同學孫中山相遇,並戲劇般地結為至交。關於兩人的結識,孫中山曾有一段精彩的描述:“於同學中物識有鄭士良號弼臣者,其人豪俠尚義,廣交遊,所結皆江湖之士,同學中無有類之者。予一見則奇之,稍與相習,則與之談革命,士良一聞而悅服。”

      相投的誌趣性格,反清的共同目標,使兩位反清誌士一見如故,結為生死之交。一天,鄭士良悄悄地向孫中山透露了他的家世,並告訴孫中山,他已加入會黨,今後如發動武裝起義,他可以負責聯絡會黨,作為主力參戰。孫中山聞聽大喜,慨然應諾,兩人定下了武裝反清誓約。這一反清誓約在孫中山早期革命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後來,孫中山領導的兩次興中會武裝起義,實際上都是以鄭士良聯絡的會黨為主力而發動的。

      1888年,孫中山離開南華醫學堂,不久後,鄭士良也輟學返回淡水,聯合會黨宣傳社會變革,被推為三合會首領。1895年1月,鄭士良前住香港,參加孫中山組建的興中會,並成為香港興中會負責人之一。在香港期間,鄭士良繼續向孫中山講解中國秘密社會的內容等,告知孫中山會黨是武裝反清惟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孫中山在鄭士良影響下,逐漸開始意識到要武裝反清,非與會黨為伍不可。鄭士良對孫中山的作用,正如孫中山自己所說的那樣:“予由革命談論時代進入實行時代的動機,則受鄭君所賜者甚多也。”

  三洲田拔劍首義大敗清軍

      1895年4月,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革命黨人計劃在廣州發動第一次武裝起義,邀鄭士良從日本回國參與組織指揮和負責聯係廣州、花縣、英德等地會黨。又命令所有惠、潮、嘉各屬會黨及綠林首領諸人俱受鄭士良節製。各地洪門會黨也積極響應,預備在重陽節參加舉義。但在組織發動過程中,因運送槍械不慎泄露了機密,起義指揮者之一陸皓東被捕犧牲,起義宣告流產。為此,孫中山領著陳少白、鄭士良等離開廣州,避難香港。

      1900年,當北方義和團運動全麵展開,八國聯軍武裝入侵之時,孫中山認為武裝起義的機會又來了,決定由鄭士良率領鄧子瑜等誌士赴惠州,在惠州三洲田大寨發動起義,鄭士良負責指揮,楊衢雲、陳少白在香港辦理餉械,史堅如在廣州組織響應,孫中山本人到台灣設法接濟。起義日期定於光緒庚子年(1900)閏八月十五。三洲田大寨位於惠州歸善縣與新安縣(今深圳寶安縣)交界,“山深林密,路徑迂回,南抵新安,緊逼九龍租界,西北與東莞縣接壤,北通府縣二城,均可竄出東江,直達省會,東南與海豐毗連”(據《宮中檔》光緒二十六年九月十四的德壽奏折),毫無疑問是理想的起義地點。

      光緒庚子年閏八月初,會黨誌士起義消息泄露,八月初十清軍突至,遂提前於八月十三舉事。起義軍旗幟上書寫 “大秦國”、“日月”等字樣,會黨誌士頭纏紅巾,身穿白布鑲紅號褂。起義軍以鄭士良為總指揮,夜襲新安(寶安)沙灣,清軍潰逃,旋即乘勝向前推進,直逼新安縣城深圳,各鄉會黨紛紛來投,隊伍發展到2萬餘人。緊接著,起義誌士由橫崗進占龍崗,直趨鎮隆,先後大敗清軍於佛子坳、永湖,轉而謀攻惠州府城。

  時廣東陸路提督鄧萬林駐惠州府城,聽到消息後張皇失措,惠州知府沈傳義、歸善知縣鄭業崇尤為惶恐。他們立命將城門全部關閉,堆置沙包和加上板閘,並急電廣州請派兵支援。兩廣總督德壽聞惠州危急,調水師提督何長清及防務統兵官莫善積率所部集中惠州,又特派前駐惠州陸路提督劉邦盛到惠州募兵,圍剿起義軍。因當時起義誌士多用無煙新槍,銳不可當。經一番激戰,清軍大敗,歸善縣丞杜鳳梧、補用都司嚴寶泰等被擒。光緒庚子年閏八月二十四,會黨誌士約2000人由永湖出發,擊退清軍大隊,陸路提督鄧萬林中彈墜馬竄逸,俘清軍數百人。

      光緒庚子年閏八月二十五,會黨誌士進攻河源縣城,不克。次日,轉往崩崗墟,紮營於雷公嶺,因彈藥不繼,謀出東江,為清軍所阻,乃折而東走,轉攻多祝。當時清軍有一哨兵力守多祝,幸好有內應。當起義軍進攻時,內應打開西邊閘門迎接起義軍,使清兵腹背受敵,至天亮時被起義軍全殲。

  可稱革命者首推惠州起義

      正當起義軍與清軍拉鋸戰的關鍵時刻,日本新任首相伊藤博文禁止日本駐台灣總督幫助中國黨人,物資彈藥供應中斷,無法繼續戰鬥下去,孫中山依靠日本人力量反清的計劃徹底落空。為此,孫中山審時度勢,乃派日本誌士山田良政傳信鄭士良,令其自決行止。鄭士良在外無援軍、內乏彈藥的情況下,被迫解散隊伍,僅率少數骨幹先後避往香港。

      1901年3月,因惠州起義失敗而寓居日本橫濱的孫中山接受了紐約《展望》周刊記者林奇(George Lynch)的專訪,在談到三洲田起義經過時,孫中山不無自豪地說:“戰鬥僅僅持續了20天,從不到600人開始,這些人隻有300支來福槍(又稱“來複槍”),每支槍30發子彈。10天之內,他們從清軍手中奪取了1000支來福槍。到20天結束時,他們的人數也由600增加2萬……起義者一共隻犧牲了5人,而清軍有500人被擊斃,100人被俘。他們嚴禁任何劫掠和縱火行為,人民很快轉而擁護他們。”此外,黃興對三洲田起義的評價更高:“堂堂正正可稱為革命者,首推庚子惠州之役。”

       讓孫中山引以為豪的鄭士良卻意外地不能繼續協助孫中山革命了。1901年7月,鄭士良奉孫中山之命由日本返香港執行任務,與同誌陳和等飲宴於瓊林酒樓,宴畢後竟然暴斃,時人皆認為是清吏使下落毒食品中,鄭士良不知其詐而中毒身亡。鄭士良死後葬於香港薄扶林道基督教墳場,為避清廷鷹犬破壞,碑文署名鄭弼臣。


孫中山先生流亡日本期間與陳少白(右一)、鄭士良(左一)的合照

       民國成立後,孫中山追念鄭士良功勳,從優撫恤其家屬,其中保送其長子鄭鬆雲赴英國留學。對於鄭士良的歷史評價,《清史》所述頗為中肯:“興中會為革命草創時期,風氣未開,時能知民族大義而為之死者,大多洪門中人。故廣州、惠州二次起義,皆以會黨畢事,而主之者,鄭士良也。士良初與孫文交,即願以會黨從,其後卒踐之,亦卒以此懾清吏。蓋廣東多會黨,士良能左右之。士良不去,清吏一日不安。是則士良之暴卒,豈無因哉。”1911年12月17日,時人馮緒承在《追挽鄭弼臣》中稱:“君真大漢萬世師,不顧身心,拔劍首倡流熱血;我亦中華一分子,無甚麵目,填詞空挽吊英魂。”

*本站部分資料內容收集整理於網絡及文籍,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如有錯誤,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返回顶部 GoTop
返回顶部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