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餐桌禮儀
時間:2025-04-09
發布者:米林
瀏覽:79
查看欄目
洪門重視輩分階級、講大小,就連餐桌禮儀也是十分講究。“民以食為天,食以禮為上”這一古訓流傳至今。餐桌禮儀,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僅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篇挑幾個特殊的洪門餐桌禮儀與大家分享。在洪門餐桌禮儀中,對吃魚尤其甚重。不僅需要重視魚頭的擺放位置和翻魚禁忌。就連晚宴上的重頭戲也要落在主餐桌的“敬魚、敬肉條”一事。魚肉一上桌,洪門大哥先動筷給魚眼點睛,代表了“龍頭龍尾”的“魚頭魚尾”,由大哥享用。“哥弟相逢桃園會,洪家興旺萬萬年”--動了魚眼後,一般會有主持禮儀的兄弟喊出口號。也是告誡洪家兄弟,要守規矩、守紀律。除了吃魚,洪門的飯桌上,還有其他諸多規矩:筷子拿起有長短,不能直接在桌子上敲平,要用雙手擺平。遞給客人筷子時,應該手持筷尾,手腕轉動遞給對方。注意不要碰到筷頭。吃飯時,筷子從右手邊移到左手邊,就表示本人要暫時出門,還會回到宴席上。洪門聚餐時,總堂主還要帶著心腹敬酒,向在座的所有賓客祝敬十杯酒。然後再由老大賞賜紅包。心腹喊出:“大哥有賞,紅包落地,兄弟拿去買田置地”。在馬來西亞洪門其實也能夠看得到相關禮儀,例如禁肉條。在我國,洪門就以兄敬肉來弟敬骨的方式來呈現。象征了洪門兄弟情同骨肉,意氣相投。洪門三十六誓二十一條例,老祖宗傳下的傳統文化習俗不應隨意更改,雖有人覺得因循守舊,但其中珍貴價值觀需深思。未來應在傳承中創新,讓傳統文化習俗既不失本真,又能適應時代,確保其永續長久,為後人留下寶貴財富
*本站部分資料內容收集整理於網絡及文籍,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如有錯誤,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評論列表
暫無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