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天地會,一個自成立以來就潛伏於“下層社會”的秘密會社,組織嚴密,外人難以了解其實情。關於其起源的傳說和記載龐雜且零散,但主流觀點認為,延平王鄭成功是其始倡者,而另一觀點則傾向於洪門始於“五祖”,由明末史可法幕僚洪英所創。
洪門的名稱與含義
洪門:因明太祖年號“洪武”而得名,指天為父,指地為母,故又名“天地會”。
洪家:入會者無論職位高下、入會先後,均稱“兄弟”,如同一家人。
洪門:因明太祖年號“洪武”而得名,指天為父,指地為母,故又名“天地會”。
洪家:入會者無論職位高下、入會先後,均稱“兄弟”,如同一家人。
洪門的起源
主流觀點:
始倡者:鄭成功
修整者:陳近南
發源地:福建
另一觀點:
創始者:洪英(殷洪盛)
推動者:鄭成功
殷洪盛的故事
背景:殷洪盛,又名洪英,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人,明代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
經歷:
崇禎七年(1634年),受直隸大同鎮守薑瓖聘任,為參讚軍機。
崇禎十四年(1641年),薑瓖投降李自成,殷洪盛攜諸門人南下,投揚州督師史可法。
後聞史可法殉難,南返轉至安徽,投明將黃得功。
清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三日,死於三叉河。
背景:殷洪盛,又名洪英,山西平陽府太平縣人,明代崇禎四年(1631年)進士。
經歷:
崇禎七年(1634年),受直隸大同鎮守薑瓖聘任,為參讚軍機。
崇禎十四年(1641年),薑瓖投降李自成,殷洪盛攜諸門人南下,投揚州督師史可法。
後聞史可法殉難,南返轉至安徽,投明將黃得功。
清順治二年(1645年)五月十三日,死於三叉河。
鄭成功的貢獻
收複台灣: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複台灣,在台灣創立“漢留”組織,開山立堂,定名為“金台山”“明遠堂”。
派遣部將:派遣蔡德忠、方大成、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前五祖)五人改裝至福建興化莆田縣九蓮山的少林寺,以圖向中原發展。
收複台灣: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收複台灣,在台灣創立“漢留”組織,開山立堂,定名為“金台山”“明遠堂”。
派遣部將:派遣蔡德忠、方大成、馬超興、胡德帝、李式開(前五祖)五人改裝至福建興化莆田縣九蓮山的少林寺,以圖向中原發展。
陳近南的角色
智能雙全:鄭成功委派陳近南向雲、貴、川等地活動。
逃亡生涯:後陳近南被人告密,逃至湖廣的白鶴洞做道士,號白鶴道人。他以出家身份掩人耳目,繼續活動。
紅花亭:在白鶴洞內有一個深廣的涵洞,洞內有一個亭,額上掛匾名曰“紅花亭”。洪門中人議談事情都在這亭裏討論,“紅花亭”成為會議的代名詞
智能雙全:鄭成功委派陳近南向雲、貴、川等地活動。
逃亡生涯:後陳近南被人告密,逃至湖廣的白鶴洞做道士,號白鶴道人。他以出家身份掩人耳目,繼續活動。
紅花亭:在白鶴洞內有一個深廣的涵洞,洞內有一個亭,額上掛匾名曰“紅花亭”。洪門中人議談事情都在這亭裏討論,“紅花亭”成為會議的代名詞
洪門的宗旨與格言
結納下層社會:洪門天地會以結納下層社會為目標,發展反清複明運動。
標語性格言:
“共結同盟表真心,同謀大事密斟酌”
“忠義堂前無大小,不欺富貴不欺貧”
“有頭有尾真君子,存忠存孝大丈夫”
“入洪門非親非故,到此地無義不來”
結納下層社會:洪門天地會以結納下層社會為目標,發展反清複明運動。
標語性格言:
“共結同盟表真心,同謀大事密斟酌”
“忠義堂前無大小,不欺富貴不欺貧”
“有頭有尾真君子,存忠存孝大丈夫”
“入洪門非親非故,到此地無義不來”
洪門的發展
轉入地下:清康熙元年(1662年),鄭成功攻取台灣後英年早逝。在他死後,其遺留的反清組織——洪門天地會轉入海外及地下活動。
傳承與發展:洪門天地會通過嚴格的組織結構和秘密的傳播方式,逐漸發展壯大,遍布全球華人社區。
洪門天地會不僅是一個歷史上的秘密社團,更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它代表了那個時代無數仁人誌士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今天,我們回顧這段歷史,不僅是對過去的緬懷,更是對未來的啟示。洪門的精神將繼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為了正義和理想而不懈奮鬥。
*本站部分資料內容收集整理於網絡及文籍,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如有錯誤,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