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加载中...

首页 洪門公益協會籌委會 洪門博物館籌委會 洪門寺籌委會 新聞訊息 世界洪門 歷史資料 建築遺址 家風 軒轅寺 欄目分類 圖書館 名人事錄 洪門年史 漢留通訊 圖庫展覽 數字家譜 供求資源 證書查詢 會員展示 家譜百科 加入條件 加入流程 申請加入 會費居間 洪門簡介 領導人物 組織架構 大事記 聯系本會 公告訊息 留言反饋 登錄/註冊

洪門、洪幫的概述

時間:2024-09-28   發布者:洪門會   瀏覽:375  查看欄目 

洪門亦稱“洪幫”或“紅幫”,或“天地會”等。



1、洪門的起源

早期:洪門就是天地會,關於洪門的起源,其中流傳的幾種說法是:由鄭成功創立;或是由明朝遺老在康熙或雍正年間創立;又或是由福建漳浦的洪二和尚創立。而為什麼天地會又稱洪門,以前誤傳是以朱元璋的年號洪武的“洪”為義,其實是因為最初入會者要“歃血為盟”,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各人以洪為姓,會內互稱洪家兄弟,所以才有“洪門”這一稱。之所以有這麼多種傳說,是因為洪門從創立之日起,便處於秘密狀態,由於後來才形成關於洪門的文字記錄,而這些文字記錄又因各種原因,存在大量傳說和虛構,讓後來的人們難辨真偽。

近代:最早論及洪門起源的,是在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黨人,因為洪門是帶有“反清複明”的思想,而同盟會的綱領也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且革命黨人要取得社會下層的支持,必須聯絡已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洪門、哥老會等會黨,所以當時的革命黨人極力宣傳洪門是明朝遺老在康熙年間,以反清複明為宗旨創立的,比如孫中山就在他的《建國方略有誌竟成》中寫道:“洪門者,創設於明朝遺老,起於康熙時代。”且這種說法成為後來學界的主流。


2、洪門的發展

直至嘉慶、道光年間,洪門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從福建發展到台灣、兩廣、江西、雲貴、湖南等地。

且在不斷發展出新分支,比如添弟會、小刀會、和義會、陽盤教、陰盤教、雙刀會、百子會、三點會、洪蓮會、三合會、仁義會等。

洪門和其他幫會相比,最顯著的特點便是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儀式和暗號。這些儀式和暗號最初比較簡單,隨著傳播的廣泛,洪門的勢力不斷龐大,威脅到清朝政府的統治,洪門成員為了避開朝廷官府的耳目,所使用的暗號和儀式也不斷的複雜和完善。


3、近代洪門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各個方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直接的便是割地賠款,巨額的賠款實際上轉嫁到廣大人民身上,其次是對中國封建經濟的衝擊和解體,比如大量洋貨進入中國,使得中國農村家庭和手工業等大量破產,人民生活沉重不堪,進一步將這些無業遊民推向洪門。

到1853年上海小刀會(洪門係統的一個分支)武裝起義,其性質已經非常接近近代中國幫會的性質了。

上海小刀會由多個秘密幫會(會館)聯合組成,其成員大多是來自廣東三合會和福建小刀會的人,上海小刀會起義聲勢浩大,堅持了18個月後最終失敗,當時的頭號人物劉麗川本來是農民出生,在香港加入三合會,又把三合會帶到上海。

上海小刀會起義是太平天國時期農民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近代上海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鬥爭,這表明洪門的活動已開始有了新的蛻變;其次上海小刀會是洪門係統的三合會、小刀會與其他秘密會黨的聯合體,標誌著秘密會黨從分散走向聯合,也使長期以來會黨的秘密狀態走向公開。

與上海小刀會起義的同一時期,由朱洪英、胡有祿在兩廣地區領導的起義,更是建立了洪門自己的政權——升平天國,朱洪英本是洪門“公義堂”中人,自稱鎮南王,胡有祿自稱定南王。和升平天國並行的,還有大成國、三大王政權等,也是兩廣地區的洪門起義所建立的政權。

除此之外,廣東地區也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洪門起義,廣東地區三合會活動非常廣泛,他們頭裹紅巾,自稱紅兵,先從東莞、佛山開始,隨後圍攻廣州,逼得兩廣總督葉名琛不得不照會香港總督約翰·包令,請求英國出兵,幫助鎮壓廣東三合會起義,英國人同意了葉名琛的請求,條件是清廷答應外國人進入廣州,至此才解了廣州之圍。

此時洪門的起義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相互呼應,在組織上,許多洪門骨幹加入了太平軍,促成了太平天國的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洪門的反滿思想,在這一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當時由於在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洪門的政權,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加入到洪門中來,這些知識分子力圖把洪門原來的“互助”、“自衛”等宗旨提升到反滿的方向上來,並為後來發生的“辛亥革命”共融共通。


4、辛亥革命時的洪門

在太平天國之後,兩廣地區的洪門分支三合會、三點會等已經無人不知了,到辛亥革命時期,已經成為相當強大的社會力量,據稱在潮州、嘉應州、惠州一帶,“其人十居八九已入反清複明之會”。

廣東惠州三合會頭目鄭士良在結識孫中山以後,便很快接受了孫中山的新思想。他在自述當時情景時說:“我雖是三合會的頭目,但我近來想,非有新思想的人不能成大事,所以我想找這樣的人,我覺得你是這樣的人,便跟著你來了。”

其三,以往的洪門都是社會自發結成的社會群體,沒有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組織,就是一個省、一個縣的洪門,也互不統屬。而此時的革命黨人對洪門加以引導,使之逐漸聯合起來,最突出的是成立了包括兩廣地區三合會及長江流域哥老會在內的“興漢會”。

孫中山的革命生涯,也是從聯絡洪門開始的,前文所提到的鄭士良,便是孫中山在早期接觸到的三合會成員,在鄭士良、朱貴全、丘四等人的幫助下,1895年孫中山在香港建立了興中會總會,其成員中許多都是洪門等會黨中人。

1896年,孫中山第一次赴美,因未能得到洪門致公堂的幫助,收效不大,後來他意識到在美洲的華僑中,十之八九都是洪門中人,於是決定親自加入洪門,以獲得幫助。

1903年,孫中山第二次赴美途經檀香山,由洪門前輩鍾兆養介紹,在國安會館正式加入洪門致公堂,封為“洪棍”,被洪門中人稱為“孫文大哥”。並在此後親自修訂致公堂章程,加入革命黨的綱領,洪門致公堂也從舊式會黨轉為具有民主革命內容的社團。

1911年孫中山第三次赴美,舊金山致公堂大佬黃三德協助孫中山將美洲致公堂與同盟會合並,隨後又幫助孫在海外籌集革命款項,不少海外洪門成員還返回國內,直接參加革命,在辛亥革命中,海外洪門組織做出了重大貢獻。

除致公堂之外,另一個在美洲最大的洪門堂口便是“安良堂”,而其創世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司徒美堂。

司徒美堂生於1868年廣東一個農民家庭,14歲赴美謀生,17歲加入洪門致公堂,因覺當時的致公堂作用不大,於是另立山頭,於1897年成立“安良工商會”,簡稱安良堂。司徒美堂從小學過武術,有一身好武藝,手持一刀一棍,六七人不能近其身。20歲那年,一個白人流亡到司徒美堂打工的餐館吃“霸王餐”,司徒美堂氣憤不過,三拳兩腳把那個流氓打死。


5、民國年間的洪門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海外洪門致公堂自持在辛亥革命中有功,要求回國立案參政,加拿大維多利亞致公堂兩次電文孫中山以請求,美洲致公堂首領黃三德親自回國向孫中山請求,但此時孫卻不予理睬,引起海外洪門對孫的不滿。

後來陳炯明與孫中山不合,為了維持軍費,陳炯明便同美洲致公堂取得聯係,希望致公堂能幫助其籌集軍費,黃三德本來就與孫中山結怨,便樂於幫助陳炯明,也促成了中國致公黨的建立。

九一八事變後,海內外洪門組織紛紛要求把各地洪門兄弟組織起來,以反抗日本人的侵略。上海洪門成立了“洪興協會”,四川洪門在重慶成立了“皕華山”等組織,其宗旨便是反對日本侵略。海外的洪門致公黨也迅速做出反應,積極的籌款捐款,司徒美堂還特意從美國趕到上海,把捐款帶到上海,慰勞在上海抗日的十九路軍。


6、洪門的貢獻

致公黨的前身——致公堂,亦稱“洪門”。致公堂以愛國為己任,團結在海外的華人,從而實現拯救祖國的目的。反清救國的致公堂,也受保皇黨的影響,偏離了自己的方向,這時候孫中山先生來到檀香山,使得孫中山革命思想注入了致公堂,致公堂便從具有封建性質的幫會變成了民主革命進步組織。1923年,美國洛杉磯,致公堂為了進一步擴大發展,成為“中國致公黨”,並且通知了洪門組織。中國的民主黨派——致公黨。致公黨時時刻刻謹記“愛國家、愛民族、抵禦外國侵略”的責任,雖然人在海外,對國內大小事心係其中,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與抗日鬥爭,全體洪門人士,一致支持抗日救亡運動,動用自己在海外的資源,為國內鬥爭出錢出力。致公堂為了支持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籌款20多萬美金,讓孫中山尤為感動,感慨華僑同胞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巨大。抗日戰爭中,洪門人發起募捐,為祖國的抗戰事業,提供1400餘萬美元的支持。

在解放戰爭時期,曾經受過孫中山思想影響的洪門人,並沒有選擇完全支持國民黨的內戰決定,而是接受了我黨的革命主張,轉而支持共產黨。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洪門人積極參與共建新中國的事業,司徒美堂先生就作為洪門代表積極參政議政,出席了開國大典。留在大陸的洪門人,成為了八大民主黨派之一的中國致公黨。洪門江湖已遠,洪門對祖國的貢獻不是幾篇文章能寫清楚的,更多的感情濃於血水之中,流淌在華夏兒女心間,將來還會有更美好的篇章去書寫。洪門愛國情永存。


7、願景: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縱橫千萬裏,作為炎黃子孫,每一個炎黃子民必將懷著熱誠的鮮血,去鑄就偉大中國夢的階梯。人生而平凡,熱愛祖國,忠於職守,誠信做事,友善待人,也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在一個充滿著機遇和風險的挑戰的時代,洪門定會繼承洪門文化精神內核,以此為驅動力把愛國情放在心中,一同助力祖國走向民主富強。

*本站部分資料內容收集整理於網絡及文籍,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如有錯誤,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返回顶部 GoTop
返回顶部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