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加载中...

首页 洪门公益协会筹委会 洪门博物馆筹委会 洪门寺筹委会 新闻讯息 世界洪门 历史资料 建筑遗址 家风 轩辕寺 栏目分类 图书馆 名人名作 洪门年史 汉留通讯 图库展览 数字家谱 供求资源 证书查询 会员展示 家谱百科 加入条件 加入流程 申请加入 会费介绍 洪门简介 领导人物 组织架构 大事记 联系本会 留言反馈 最新公告 登录/注册

洪门湖水净如镜,洪门鳙鱼香味浓

时间:2024-12-31  发布者:洪门爱国同盟会   浏览:124  查看栏目 

 

洪门湖


洪门湖是江西省第三大型水库,江西南城洪门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南城县洪门镇境内,距县城16公里,水域面积达70余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为2376平方公里,库容量达到12亿立方米,大小岛屿1086个,被誉为赣东的“千岛湖”。



江西南城洪门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丹霞地貌,以洪门湖库塘湿地、黎滩河永久性河流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构成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奇山怪石林立,明代徐霞客就曾以“山俱纯石,斩峭为崖,屏立平畴间”便是描写这里的丹霞地貌。



江西洪门湖国家湿地公园概述


一、功能分区:公园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包括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目标是打造特殊的丹霞地貌湿地、江西省第二大水鸟栖息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二、动植物资源:洪门湖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初步统计共有湿地维管植物218种,野生脊椎动物212种,且脊椎动物种数占江西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25%。

三、湿地建设: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洪门湖湿地公园计划成为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科研监测、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园,并具备灌溉和防洪调蓄功能。



洪门鳙鱼

洪门鳙鱼,是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洪门鳙鱼”营养丰富,含蛋白质高、粗脂肪、脂肪酸、维生素C和人体所需的钙、锌等微元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洪门鳙鱼”头大身体修长,体态均匀、侧扁,体表色泽鲜明,鳞片紧密,黏液透明;体侧上部黑色,散面深色斑点;腹部较狭窄,呈银白色;鳃丝清晰、较长;口大,下唇内侧有黑色斑块;眼球饱满,角膜透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南城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空气新鲜,无霜期长,具有多种作物生长发育良好的气候条件。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洪门鳙鱼”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1年,洪门鳙鱼保护规模506.6公顷,年产量为8860吨。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蜘蛛指南


洪门鳙鱼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境内,位于武夷山西翼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4′—116°57′,北纬27°18′—27°47′之间,具体地域范围是:建昌镇、上唐镇、洪门镇、龙湖镇、徐家乡等5个乡(镇)。



2024年12月,江西省南城县的养殖大户尧春龙推广“洪门湖生态有机鱼”并获得成功,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市场反响良好洪门湖,江西省第三大水库,曾因过度养殖而水质恶化,但自2016年开始,南城县通过拆除网箱、实施生态养殖,逐步恢复水质,转向高质量渔业发展。通过“人放天养”的模式,鱼类自然繁殖生长,水质和鱼类口感显著改善。尧春龙等养殖户的成功不仅推动了当地渔业发展,还带动乡村振兴,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南城县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实施“河湖长制”,形成了“以渔养水、好水养鱼”的良性循环,带动了农业、旅游等产业的繁荣。


(图源网络,仅供展示,侵权联删)

*本站部分资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及文籍,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如有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返回顶部 GoTop